
【摘要】 本文在對初級、中級和高級財務會計學三門主干課程關系分析的基礎上,對三門課程之間的界限、內容安排、課程目標及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初級會計學; 中級財務會計學; 高級財務會計學; 內容安排; 課程目標; 教學方法
對于財務會計專業(yè)的本科生來說,初級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和高級財務會計學三層梯級結構形成了主干專業(yè)課程的完整知識體系。如果將三門課程比喻為構筑整個會計學專業(yè)知識體系的“金字塔”,那么,三者之間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進行科學的分工與協(xié)同,避免重復;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應有所側重,配合課程內容完成各門課程目標。但從目前三門課程的內容來看,現有教材內容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教學方法也有待完善。本文擬在對三門課程關系分析的基礎上,對各門課程之間的界限、內容安排以及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一、三門課程之間的“金字塔”關系分析
從整個財務會計的目標看,財務會計以對外提供信息為主要使命,而提供信息的主要載體是財務報表,并且,無論是初級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還是高級財務會計學,最終的目的都是編制財務報表。因此,財務會計三門專業(yè)課程的內容安排均應統(tǒng)一于為編制財務報表這一目標服務。那么,從理論角度上看,三門課程應如何分工或定位呢?筆者認為,初級會計學應解決從憑證到報表之間的通用會計核算程序問題,中級財務會計學和高級財務會計學應解決報表項目的確認和計量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一)初級會計學處在整個“金字塔”的底部,是財務會計專業(yè)的基礎課或啟蒙課
學生剛接觸會計,對所學專業(yè)一無所知,因此該課程應讓學生了解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內容、核算對象及其流程。尤其是要讓學生了解一般會計核算程序,即從原始憑證開始到會計報表結束這一過程,包括原始憑證的填制或取得、審核,記賬憑證的編制,以及如何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如何根據賬簿資料計算成本、本年利潤及未分配利潤,直至最后的會計報表編制。對這一過程的了解十分重要,無論是以后的中高級財務會計,還是計算機會計、財務報表的分析、審計等課程,均需要了解會計報表數據的形成過程。它對整個財務會計專業(yè)課程起著統(tǒng)馭作用,是整個財務會計學的骨架。
(二)中級財務會計處在整個“金字塔”的中部,是對初級會計學中部分內容的進一步深化,是觸及財務會計核心問題的開始
因為學生已有初級會計學的基礎,已經掌握了會計基本核算流程和幾種主要的會計核算程序以及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以及利用賬簿資料編制會計報表等基本技能,因此,中級財務會計應重點解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中每一項目的確認和計量問題以及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技術問題。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確認標準與計量規(guī)則作為中級會計學的主要內容,是對初級會計學中記賬憑證部分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因為在初級會計學的記賬憑證部分,只是解決了會計科目的名稱、方向,對金額的確定并未深入。通過初級會計學的學習,已經掌握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的基本編制技術但未涉及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問題,因此,中級財務會計可使初級會計學更加豐滿,是整個財務會計學的血肉。
(三)高級財務會計處在整個“金字塔”的頂部,是對中級財務會計內容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中級財務會計基本上是以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幣值不變(貨幣計量)為基本假設,解決的是符合這四項基本假設的企業(yè)會計報表項目的確認和計量問題。但現實情況是,大型企業(yè)集團突破了單一會計主體假設,企業(yè)的破產清算也在所難免,幣值不變難以維持,高級財務會計則是對這些尖端問題如合并報表、外幣折算、物價變動會計等進行專題探討,解決的是企業(yè)集團財務報表的編制問題,尤其是存在境外子公司情況下的企業(yè)集團的財務報表編制問題,以及物價變動背景下企業(yè)財務報表項目的計量問題。因此,高級財務會計是對初級、中級財務會計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通過補充、完善,使財務會計三門專業(yè)課程形成一個骨分明、血肉豐滿的完整整體。
二、三門課程的界限及內容安排
根據上文對三門課程之間“金字塔”狀的關系分析,三門課程之間應進行科學的分工與協(xié)同,既要使各門課程內容自成體系,又要使各門課程之間互相協(xié)調,避免重復。同時,在內容安排上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具體分析如下:
初級會計學以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幣值不變(貨幣計量)為基本假設,主要介紹會計核算程序,并圍繞會計核算程序介紹相關知識,如編制記賬憑證需要涉及會計科目、賬戶以及復式記賬等知識。在內容安排上,應圍繞一般會計核算程序,以原始憑證為起點、會計報表為終點,將會計報表的生成過程作為初級會計學的主要內容,避開較為復雜的經濟業(yè)務,如債務重組、非貨幣交易、對外投資以及銷售環(huán)節(jié)的稅金和所得稅等,淡化具體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確認條件與計量規(guī)則,經濟業(yè)務的舉例只服務于會計核算程序。這樣安排可以使初級會計學課程內容簡潔明了、主線清晰,便于讓初學者了解會計核算流程的全貌,避免內容過多而主線不明。因此,可將現有初級會計學教材中的確認與計量的關系、計量模式、財務報表設計原則、財務分析、計算機會計等內容刪除,除計算機會計獨立一門課程外,其他內容應安排在中級財務會計學教材中。
中級財務會計仍以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幣值不變(貨幣計量)為基本假設,以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基本內容為理論依據,重點解決符合四個基本假設的企業(yè)會計報表項目的確認和計量問題,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四張主要報表的年度報表結束。因此,主要內容應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中每一項目,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確認條件和計量規(guī)則的介紹和運用。對于所得稅費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內容,因涉及到有關報表具體項目的確認和計量以及報表分析,理應納入中級財務會計學范圍。以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基本內容為理論依據,目的是將會計報表中每一項目的確認條件和計量規(guī)則與財務會計的目標相聯系,使學習者牢記財務會計的使命。
高級財務會計則以突破了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和幣值不變(貨幣計量)四項基本假設的情形為對象,重點解決不符合四項基本假設的企業(yè)會計報表項目的確認和計量問題,如企業(yè)集團財務報表的編制問題,尤其是存在境外子公司情況下企業(yè)集團的財務報表編制問題以及物價變動背景下企業(yè)財務報表項目的計量問題。內容包括企業(yè)合并、關聯方交易、合并報表、外幣折算、物價變動會計、分部報告、中期報告、會計報表附注、企業(yè)的破產清算會計等。
另外,就財務會計而言,最終以提供財務報表為工作目標。因此,應將初級會計學和中級財務會計中的財務報表分析部分刪除,或將其單立一門課程或者安排在財務管理課程中。
三、三門課程的目標及教學方法
不管是初級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還是高級財務會計學,最終均需要面對會計實務。那么,學生通過三門課程的學習應該達到什么目標?
從初級會計學課程內容看,主要是介紹會計基本核算流程和幾種主要的會計核算程序,因此其課程目標應側重于對學生會計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基本核算流程和幾種主要的會計核算程序。如果學生能夠根據經濟業(yè)務填制原始憑證,或者直接根據原始憑證復印件進行審核、編制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然后根據賬簿資料進行簡單的成本計算,并能根據賬簿資料計算本年利潤及未分配利潤,最后編制會計報表,那么,該課程目標即圓滿完成。
為完成這一目標,應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呢?由于學生沒有工作經歷,對企業(yè)運轉的基本常識都很陌生,有的學生甚至連發(fā)票都沒有見過,因此課堂教學比較抽象,教材內容似懂非懂,有些概念如“結轉”等難以理解。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是進行手工實驗,讓學生根據經濟業(yè)務填制原始憑證、根據填制的原始憑證交換審核、根據審核后的原始憑證利用外購的記賬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利用外購賬頁登記總賬和明細分類賬;然后根據賬簿資料進行成本計算,并根據賬簿資料計算本年利潤及未分配利潤;最后利用外購的報表編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通過手工完成這一套程序,既可以使學生實實在在、輕輕松松地掌握這一套核算程序,又可以強化其對原始憑證重要性的認識,還可以使學生對一些會計概念如會計主體、會計分期、內部牽制、結轉等加深理解。
對于中級財務會計,因為學生已有初級會計學的基礎,已經掌握了會計基本核算流程和幾種主要會計核算程序,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等已不再重要,而重點內容是掌握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每一項目的確認條件和計量規(guī)則。因此,該課程目標應側重于讓學生掌握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確認標準與計量規(guī)則,并且理解不同的確認標準和計量規(guī)則對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的影響,側重培養(yǎng)學生對會計確認與計量規(guī)則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當然,也應掌握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技術。
那么,應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完成課程目標呢?筆者認為,應側重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因為學生對財務報表中的數據比較陌生,對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漠不關心,對報表中每一項目的確認條件和計量規(guī)則可能會“無動于衷”,并且有可能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時仍側重于借貸分錄的編制。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學生能夠直接意識到不同的確認標準和計量規(guī)則對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的影響,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經濟業(yè)務的判斷能力、會計政策的選擇能力以及對財務報表的理解能力。
高級財務會計是以初級和中級財務會計為基礎的。通過對初級財務會計和中級財務會計的學習,學生對會計基本技能以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確認標準與計量規(guī)則已經掌握,并且已經意識到不同的確認標準和計量規(guī)則對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的影響,因此,高級財務會計的課程目標是掌握關聯方交易的識別與處理以及合并報表的編制、外幣報表的折算、物價變動會計等內容??梢酝ㄟ^案例教學和手工實驗共同完成該課程目標。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會計原則的理解和運用,如合并范圍的確定、關聯方關系的識別,均需要運用實質重于形式這一原則。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由抽象轉為具體,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手工實驗可以鞏固學生的會計基本技能。例如,通過劃分實驗小組,設置三個會計主體,分別是母公司和兩個子公司(國內外各一個),安排三個會計主體的經濟業(yè)務,讓三個小組分別完成各自單一的主體報表,最后完成外幣報表折算和合并報表的編制工作。如將國外子公司置于物價變動背景下,還可以完成物價變動會計的實驗。
總之,初級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和高級財務會計學是財務會計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三者既有聯系又有所側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三門課程的內容深淺不一、目標要求不同,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應結合各門課程的目標,有所選擇、靈活運用,最終使學生成為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動手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主要參考文獻】
[1] 朱蓮美.《初級會計學》教學內容與方法概述.財會月刊(綜合版),2008(1).
[2] 朱蓮美.會計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財會通訊.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