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av中文av日韩av,日韩精品福利影视,秋霞露脸精品视频,美熟妇中文字幕在线,变形金刚小说,pdf电子书,酒徒小说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xù)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2025年高會考試輔導 > 金融危機下公允價值會計的論爭與啟示

金融危機下公允價值會計的論爭與啟示

長期以來關于公允價值會計的論爭一直不絕于耳,而此次美國金融危機更是把公允價值會計推到了風口浪尖。美國社會各界關于公允價值的論爭已趨白熱化。此次關于公允價值的大論爭主要發(fā)生在金融界與會計界,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乃至美國國會也都卷入其中。這場論爭主要圍繞公允價值的順周期效應以及非活躍市場上的計量難題展開。本文對美國爭辯各方的主要觀點和行動進行了梳理,以便國內各界人士及時、準確地了解公允價值會計在美國所遭遇的挑戰(zhàn)以及變革動向。同時,為國內公允價值會計的具體運用以及會計準則制定工作提供參考。

一、美國金融界對公允價值會計的責難

在此次危機中,金融界廣泛傳播著一個觀點,就是公允價值會計具有順周期效應,會在市場非理性繁榮時,促進泡沫膨脹,導致人們盲目樂觀;而在危機時期加劇市場蕭條,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在美國,金融機構必須每季度運用公允價值評估所持有的資產和負債,并在報表中進行披露。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初露端倪,次級貸款違約率不斷飆升,以次級貸款為支撐的多種次債產品價格紛紛下跌,許多金融機構的賬表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持續(xù)性損失。有金融界人士指出,這些天文數字的賬面損失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形成了一種資產減記的惡性循環(huán),將危機推向無底深淵。在2008年4月8日AEI舉行的公允價值會議上,前聯(lián)儲會經濟師、美國企業(yè)研究所(AEI)專家Vincent R. Reinhart,詳細地描述了公允價值會計順周期效應的推進過程:第一階段,個別出現問題的高風險資產價格下跌造成減值損失以及權益的核減,企業(yè)為了降低杠桿比率、緩解流動性而拋售該項資產。然而由于市場吸收能力有限,過量的拋售導致該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第二階段,由于公允價值的層級二估價技術,報表上可比資產的價格隨著問題資產的跌價而下跌,這表明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買賣價差增大,于是利用層級三估價的資產其價格也同樣下跌,公司陷入不斷拋售資產、資產價格繼續(xù)下跌的循環(huán);第三階段,由于所有市場參與者都遵循同一市場規(guī)則、獲取同一市場信息,羊群效應繼續(xù)加速市場的惡化(Reinhart, 2008)。

另外,金融界還指出,準則機構缺乏對非活躍市場上公允價值運用的指引。有序交易是公允價值運用的前提之一,但金融界認為,在危機中低迷的市場所形成的價格并不符合公允價值的前提,運用不合理的市場價格進行公允價值計量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的動蕩。隨著危機的加深,在金融界甚至是政治界都出現了中止公允價值會計的呼聲。早在2008年4月,國際金融協(xié)會(IIF)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游說,要求允許銀行暫停使用公允價值會計。隨后在10月1日,美國60多名眾議院議員聯(lián)名致信SEC,亦同樣要求立即暫停公允價值計量。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凱恩在10月的一次演講中也呼吁認真檢討公允價值會計模式。

二、美國會計界對公允價值會計的辯護

面對金融界的責難,會計界紛紛發(fā)起反擊,指責金融界抨擊公允價值會計的行為是逃避現實,為自身失敗的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推托責任。FASB主席羅伯特·赫茲強烈批評了金融界關于“順周期效應”的說法,指出在過去就有許多企業(yè)管理層試圖通過會計手段掩蓋真相、掩飾他們錯誤的經營決策,而當遵循某個會計政策不能讓他們如意,某些人就會采取“射殺信使”的方式,埋怨會計政策而不檢討自身的錯誤決策。如今不正視現實而埋怨公允價值會計產生順周期效應的行為,與“射殺信使”無異(Herz, 2008)。

一直在FASB和SEC中任職,并擔任科羅拉多大學會計學教授的保羅B.W.米勒也指出,公允價值會計并沒有孕育泡沫、加劇危機,而是起到抑制泡沫的作用。這場危機是由次級貸款、投資銀行風險披露不足、機構投資者對資產的風險和實際價格了解不足以及房地產市場的崩潰等因素綜合引起的。如果信息披露足夠充分和真實,危機就不會演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沒有人能阻止投機泡沫的產生,只有揭露真相才能真正降低泡沫發(fā)生的頻繁性與影響程度(Miller, 2008)。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非活躍市場上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確實存在難題。FASB代表萊斯利·塞德曼在AEI的會議上針對公允價值在非活躍市場上的運用問題指出,FASB在發(fā)布FSP FAS157-4立場公告之前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這似乎又把難題拋回給報告主體,令人感到更加迷惑。SEC與FASB亦公開承認,在非活躍市場上實施公允價值計量存在的挑戰(zhàn)是以前未曾意識到的,除了要增加計量技術的指導外,公允價值計量披露也要作進一步完善。

三、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政策回應

面對金融界對公允價值計量可操作性的指責,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針對《第157號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計量》連續(xù)發(fā)布了四份立場公告,就如何更好地執(zhí)行、完善公允價值會計作出了積極努力。
2008年2月,FASB針對157號準則連續(xù)發(fā)布兩份立場公告。FSP FAS 157-1對公允價值計量的適用范圍作了調整,將SFAS13《租賃會計》及其它涉及租賃分類計量目的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剔除出SFAS157的適用范圍。FSP FAS157-2將非金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推遲自2008年11月15日后生效,以便給委員會更多的時間考慮其執(zhí)行后果。2008年10月10日,FASB發(fā)布立場公告FSP FAS157-3,對在非活躍市場上運用公允價值計量作指導意見。2009年4月9日,FASB針對157號準則頒布FSP FAS 157-4,對如何確定非活躍市場及交易是否自愿作出了詳細指導,公告中強調,確定市場是否活躍、交易是否自愿需要運用主觀判斷,公告具體列示了判斷市場是否不活躍的各種因素。

四、美國證券監(jiān)管機構發(fā)布權威報告支持公允價值會計

在這場論戰(zhàn)愈演愈烈的形勢下,在2008年10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的7 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中,SEC被要求在未來90天內,就公允價值會計對金融業(yè)的影響提交一份全面的研究報告。雖然這份研究報告在當時并沒有為公允價值論戰(zhàn)畫上句號,卻較為充分地揭示了公允價值會計的使用狀況及所帶來的影響。

SEC對銀行、證券公司、信用機構、政府資助企業(yè)(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s)和保險商五類金融機構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信用機構受公允價值會計的影響最小,有86%的資產不以公允價值計量;而政府資助企業(yè)和保險商則有過半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當中以可供出售證券和獨立賬戶資產為主,這兩類機構遭受的損失主要源于投資證券的非暫時性減值損失(OTTI)。而證券公司的損失主要源于交易收入的下降。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年均交易收入與2007年相比下降了65%,致使證券公司利潤顯著下降。在SEC對2008年22間倒閉銀行的單獨分析中,發(fā)現導致銀行資本減少的主要因素是由不良貸款引起的巨額信貸損失,這些損失是凈利息收入的兩倍以上,有些甚至達到三倍,并且這部分信貸損失絕大部分是在歷史成本計量基礎上確認的;而在絕大多數倒閉銀行中,根據公允價值所確認的未實現損益和減值損失對監(jiān)管資本影響極小。

SEC最后指出,金融機構所遭遇的困境歸根到底是源于銀行激進的放貸政策,而不能將責任歸咎于會計方法,只有繼續(xù)實行公允價值會計準則才能保證財務報告的透明性,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但是SEC也承認,在現時的金融危機中暴露出公允價值會計的應用難題,應采取措施以改進公允價值會計的應用。

五、結論與啟示

美國本土關于公允價值會計論爭的焦點集中在公允價值是否存在順周期效應以及非活躍市場上的計量難題上。金融界普遍認為,公允價值會計是加劇市場惡化的主要因素,且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難以適用,而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及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堅定地支持繼續(xù)使用公允價值計量,但亦承認在非活躍市場上存在計量難題。因此,針對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FASB作出了積極努力,對相關會計準則進行補充和完善。SEC接受國會委托開展的研究結果顯示,激進的放貸政策和缺乏風險管理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內在根源,而擱置公允價值會計是不可取的,但同時也指出有改進的必要。

美國這場金融海嘯充分暴露出美國乃至全球的會計準則和金融體系的缺陷及隱患,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應當以此為契機,對我國的會計準則和金融體系進行深刻反思。首先,一個規(guī)范、透明的金融市場能為防范和控制危機提供堅實的基礎,金融機構必須加強風險意識,不能把遮掩風險的行為視為理所當然。其次,應強化公允價值準則執(zhí)行的約束性和公允價值計量的披露,一些企業(yè)利用金融工具重分類規(guī)則隱藏虧損,對金融工具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缺乏充分的風險披露,而寬松的會計政策無疑是對企業(yè)隱藏風險行為的縱容,埋下危機隱患。因此,一個完善的準則體系應當敏銳感知企業(yè)在執(zhí)行準則的過程中所隱含的問題,為建立規(guī)范、透明的市場起到強而有力的督促作用。最后,國際會計準則機構及一些國家對非活躍市場的公允價值計量適時提出完善對策,FASB更是針對此提出了非常詳盡的操作指南,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也應與時俱進,為公允價值會計的完善作進一步努力。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