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新 發(fā)展理念,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使市場 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證監(jiān)會 根據(jù)這一政策指引,不斷加大對資本市 場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查處力度, 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
近幾年來的一系列處罰案件顯示, 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在實施審計業(yè)務過 程中,存貨監(jiān)盤、銀行函證等一些基本 的審計程序未能得到有效執(zhí)行,暴露出 部分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體系較為 薄弱。
2020年10 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進 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推動 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壓實中介機構責 任。2020年 11 月,財政部批準印發(fā)《會 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準則第 5101 號 ——業(yè)務質量管理》等3 項質量管理相 關執(zhí)業(yè)準則。
本文根據(jù)這些文件規(guī)定,結合工作 實際,就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問題作 如下探討。
質量管理體系薄弱的表現(xiàn)
在實務中,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 體系薄弱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4個方面。
一是沒有獨立的質量管理部門,缺 乏事務所層面的質量管理,各個項目的 工作底稿由各個業(yè)務部門自行復核。
二是設有獨立的質量控制部門,也 定有質量控制制度,但是不夠具體。項 目經理現(xiàn)場復核哪些內容、項目合伙人 復核哪些內容、獨立的質量控制人員復 核哪些內容,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各個 層次的復核完全根據(jù)個人的經驗和理 解來判定,隨意性較強。
三是復核記錄工作底稿設計不合 理。大部分內容為勾選項,無需自己文 字總結,導致復核工作底稿的工作并沒 有落到實處。
四是質量管理具有滯后性。 以報 告出具前的復核為主,對審計計劃、審 計現(xiàn)場質量管理薄弱,提交工作底稿和 報告時,獨立的質量控制部門發(fā)現(xiàn)問 題,但是現(xiàn)場工作已經結束,只能對存 在缺陷的工作底稿作出有限的修改和 完善,缺少的審計程序和審計證據(jù)已經 無法補充。
在報告出具之后、底稿歸檔之前, 對底稿進行復核,其作用和意義已經大 打折扣。 因為現(xiàn)場工作已經完成,報告 已經出具,如果有風險的話也已經形 成,難以采取有效措施應對。
質量管理體系薄弱的原因
從事務所整體層面來說,質量管理 體系薄弱的原因在于事務所合伙人重 業(yè)務開拓輕質量管理。
業(yè)務開拓更能產生明顯而直接的
價值,而質量管理不能帶來明顯的業(yè)務 增長。管理缺失造成的后果不會立馬 顯現(xiàn),但質量管理一旦出了問題,給事 務所帶來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從質量管理執(zhí)行層面來說,很多會 計師事務所并未結合各自的具體情況 制定操作性強、可實施的質量管理制 度,直接把質量控制準則照抄照搬作為
自己的質量控制制度。
財政部印發(fā)的質量控制準則是指 導全國范圍內的各類會計師事務所,但 各個事務所制定的質量控制制度必須 具體化,項目經理在現(xiàn)場復核哪些內 容、項目合伙人復核哪些內容、質控部 門負責哪些內容,遇到爭議應該怎么解 決,必須規(guī)定清楚,否則的話沒法執(zhí) 行。項目經理說自己復核過了,也有簽 字,單從程序上看沒問題,但是從風險
把控的角度沒有抓住關鍵內容,導致層 層把關又層層失效。
強化質量管理的經驗和體會
首先,建立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
《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準則》規(guī) 定,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負責人對會計 師事務所的質量管理體系負最終責任, 需要專門的常設機構來組織、推進質量 管理相關事務。
以筆者所在所為例,我們在總所和 分所兩個層面均設有獨立的質量控制 部門以及質量控制專家委員會,均由經 驗豐富、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注 冊會計師擔任質控經理,所有公開證券 相關業(yè)務都需要經項目經理現(xiàn)場復核、 項目合伙人復核、質控部門獨立復核、 總所質控部門獨立復核4個層次,疑難 問題和重大業(yè)務要經質量控制專家委 員會研討論證復核。質量控制部門不 單是進行質量上的把控,還要負責對審 計計劃、技術難點等進行指導和幫助。
其次,制定具體的可執(zhí)行、可落地 的質量管理制度。
我們詳細規(guī)定項目經理現(xiàn)場復核、 項目合伙人復核、質量控制部門獨立復 核的時間要求,復核的職責劃分和具體 內容。各個層次的質量復核檢查出問 題的處理流程、優(yōu)秀業(yè)務項目的評選標 準和項目疏漏出錯處罰都做了詳細規(guī) 定,明確界定“誰來做、怎么做、何時做、 做好了怎樣、做不好會怎樣”,并且要求 上述各個層次的復核除了工作底稿中 的勾選項外,必須撰寫書面復核記錄, 載明項目的審計重點領域,針對重點審 計領域實施了哪些審計程序,復核了哪 些內容,驗算分析的結果是什么,保證 復核過程落到實處。
再其次,將控制關口前移。
我們要求簽訂審計業(yè)務約定書之 后,項目合伙人、項目經理要先行獲取 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及相關基礎資 料,擬定審計方案。在方案中要根據(jù)報 表分析重點審計領域確定相應的審計 程序,以及誰去執(zhí)行、時間如何安排,都 要明確,然后將書面方案提交質量控制 部門復核。
最后,在審計現(xiàn)場實施過程中,質 量控制部門要跟蹤了解該項目重點審 計領域的應對情況,如有關鍵審計程序 不到位、關鍵審計證據(jù)不充分的及時提 出要求補充。
(作者單位:和信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