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工會是市場經濟中勞動關系的重要
組成部分。為適應其財務改革的需要,財
政部對《工會會計制度》進行修訂,形成
《工會會計制度》(修訂征求意見稿)。
現(xiàn)行工會會計制度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時隔10年,如今對制度進行修
訂,對進一步規(guī)范工會組織會計核算,提
高會計信息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依據(jù)工會實際特點
與時俱進
“在過去的10年中,《工會會計制度》
在加強工會預算管理、規(guī)范工會核算工
作、提高工會會計信息質量等方面發(fā)揮
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隨工會業(yè)務的發(fā)
展以及各類會計制度的改革和發(fā)展,近
年來工會財務管理體制發(fā)生較大變化,
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中華全國總工會財
務部調研員胡興華在接受《中國會計報》
記者采訪時表示,現(xiàn)行會計制度已不能
滿足工會會計核算的新要求,有必要對其
進行修訂。
關于此次修訂與以往最大的不同,胡
興華認為從制度在未來對工會會計核算
的影響角度看,最大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3
個方面:進一步凸顯工會職能,相應的科
目進一步完善;工會會計核算更加科學、
細化、準確;充分考慮工會組織的特點,在
會計制度體系統(tǒng)一的基礎上區(qū)分基層工
會組織和縣級以上工會組織。
作為負責此次征求意見稿的研討人
員之一,胡興華介紹,從工會組織的業(yè)務
特點對會計管理的影響來說,其會計管理
可以分為三種最主要形式、兩大類別:一
種形式是基層工會組織,這類工會組織的
業(yè)務范圍主要為組織本組織工會會員活
動以及服務于本組織工會會員。第二種
形式是縣級以上工會組織,這一類工會組
織負責所在地區(qū)的全部會員。第三種形
式是集團公司工會,這一類工會組織從范
圍上來說要服務于本企業(yè)集團的職工,從
業(yè)務類型上來說與基層工會比較相似。
“第三種形式的工會組織具有第一
種和第二種的特點,因此會計核算上可
以將第三種組織的會計核算參考前兩種
形式進行細分。”胡興華說,因此從具體
的會計核算業(yè)務上來說可以歸結為兩大
類,這兩類不同的工會組織的會計核算
也因為覆蓋范圍、業(yè)務類型等區(qū)別具有
很大的不同。
另外,從工會組織的經費管理級次來
看,在全國總工會以下分為省級工會、地
市級工會、縣級工會和基層工會?!吨袊?br />
會章程》規(guī)定:根據(jù)經費獨立原則,建立預
算、決算、資產監(jiān)管和經費審查監(jiān)督制
度。實行“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的財務體
制、“統(tǒng)一所有、分級監(jiān)管、單位使用”的資
產監(jiān)管體制和“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分級
負責、下審一級”的經費審查監(jiān)督體制。
這就要求各級工會要獨立開戶、獨立核
算,同時工會經費實行“分級管理”。
修訂重點突出
細處著手
在凸顯工會職能方面,新制度相應的
科目進一步完善。在傳統(tǒng)的“維權”基礎
上,“服務”職能逐漸突出。在支出核算方
面,修訂按照工會業(yè)務的實際發(fā)展情況,
將支出分為“職工活動支出”“維權支出”
“業(yè)務支出”“行政支出”“資本性支出”等
支出科目的基礎上,區(qū)分“職工活動支出”
和“職工活動組織支出”,取消“事業(yè)支出”
科目,增加“對附屬單位支出”科目。
“特別是針對近年來新增業(yè)務的勞
模職工療休養(yǎng)業(yè)務、職工年節(jié)慰問、婚喪
嫁娶、會員特殊困難補助、心理咨詢等業(yè)
務進一步細化,明確核算要求,這更加符
合各地各級工會目前的實際情況。”胡興
華說。
在工會會計核算方面,修訂設置功能
分類和經濟分類,要求在支出科目的會計
核算過程中,對于經費來源為工會經費的
支出,進行經濟分類核算;對于經費來源
為財政資金的經費支出,既要求進行功能
分類核算也要求進行經濟分類核算。
“這一變化充分借鑒歷年來政府會計
改革的經驗,相信未來的工會會計核算將
更加細化,而對于經費來源為財政經費的
支出,參與財政決算將會更加準確、清晰
和及時。”胡興華說。
同時,為了使工會現(xiàn)行財務規(guī)章制度
相協(xié)調,新制度根據(jù)《工會預算管理辦法》
及其他工會財務管理制度規(guī)定,對部分會
計科目進行調整,主要包括:結合工會經
費收入范圍與實務處理現(xiàn)狀,收到的建會
籌備金不再作為工會收入,而是作為負債
在其他應付款中反映,刪除“應收上級經
費”和“應付下級經費”中的相關明細科
目;因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已廢止,刪除“專
用基金”下的“增收留成基金”“財務專用
基金”明細科目;根據(jù)全國總工會加強和
改善結轉結余、不再計提后備金的有關要
求,刪除“后備金”科目等。
此外,“我國基層工會組織在全國工
會組織中占99%以上,其業(yè)務簡單,多為基
本的收支管理,修訂在滿足管理需求、保
證信息質量的前提下,對其會計處理和
報表進行簡化,力求在科目設置上做到
簡單易行、方便操作。而縣級以上工會
業(yè)務相對復雜,具有較高的財務管理要
求,則對相關會計處理進行補充和完
善。”胡興華說,這種核算體系的設計充
分考慮不同工會組織的特點,既相關可
比又能夠區(qū)別細化。
而對于會計要素及核算基礎的簡化
處理方面,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黨委書記郭云波介紹說,修訂仍沿用資
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5個會計要
素,以收付實現(xiàn)制為基礎,權責發(fā)生制為
補充。
同時,對撥繳經費收入的核算基礎
進行部分調整。為了保證收入會計處理
與預算執(zhí)行的一致性,撥繳經費收入僅
在年末存在應收未收經費時采用權責發(fā)
生制,其余時點均按照收付實現(xiàn)制進行
會計處理。
借鑒政府會計準則
做好跟進落實
值得一提的是,在充分考慮工會財務
管理特點的基礎上,財政部在制度修訂過
程中密切關注各類會計制度的改革和發(fā)
展,并適當引入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相關
改革理念。
對此,郭云波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4點:
一是在固定資產的分類標準和折舊
年限上,參照政府會計制度進行修訂。在
分類上,原有的房屋建筑物、專用設備、一
般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和其他固定
資產六大類重新修訂后分為房屋及構筑
物、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和家具、用具及裝
具等。在折舊年限上,直接選擇政府會計
制度中關于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
二是新制度在“在建工程”的會計核
算方面,直接采用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核
算要求,與現(xiàn)在執(zhí)行的制度相比較發(fā)生較
大變更。
三是將工會的報表體系與財政決算
進一步對接,在會計報表中增加財政撥款
收支表,該表在未來各級工會組織參與財
政決算時將會發(fā)揮重要作用。
四是借鑒政府會計制度引入了“成
本”概念,設置“累計折舊”“長期待攤費
用”等科目,并設置成本費用表,為縣級以
上工會的成本管理奠定基礎等。
此次征求意見稿后,新制度按照計劃
將于2021年1月1日起執(zhí)行。“新制度執(zhí)
行后,必然要求各單位根據(jù)新舊制度銜接
進行新舊會計科目銜接。我們應該根據(jù)
實際情況,對本單位存在余額的會計科目
進行梳理,做好相應準備。”郭云波說。
此外,她認為,新制度對縣級以上工
會的會計核算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經濟
分類、資金來源、功能分類等輔助核算的
設置增加,結轉結余資金的區(qū)分,都將對
信息系統(tǒng)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議提
前做好相關信息化準備工作,做好前述各
項工作的資金預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