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本文作者:秦文嬌
月有陰晴圓缺,物有新舊盈損。資產損失是企業(yè)發(fā)展路上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每每財報結賬時,或者企業(yè)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各種紛至沓來的事項讓會計人員都有“恨到歸時方始休”的感受。
本文根據(jù)新的會計準則與企業(yè)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和征管的規(guī)定,就資產損失的處理提綱挈領地進行簡要分析。
實際損失和法定損失
做好損失扣除,要分清實際損失和法定損失的界限,否則張冠李戴,事倍功半。
《企業(yè)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規(guī)定,實際資產損失是企業(yè)在實際處置、轉讓上述資產過程中發(fā)生的合理損失 ,應當在其實際發(fā)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 ;法定資產損失是企業(yè)雖未實際處置、轉讓上述資產,但符合《通知》和本辦法規(guī)定條件計算確認的損失 ,應當在企業(yè)具備證據(jù)資料證明該項資產已符合法定資產損失確認條件,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
實際損失和法定損失二者的主要區(qū)別:一個是實際處置、轉讓,另一個是未實際處置轉讓。
法定資產損失不關注是否實際處置、轉讓資產,是把核心放在是否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損失已經發(fā)生,不是用事實說話,是用證據(jù)說話。比如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就屬于法定資產損失,而固定資產清理產生的損失就屬于實際損失。
另一個區(qū)別是:實際損失準予追補至該項損失發(fā)生年度扣除,其追補確認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五年;法定損失應在申報年度扣除。
納稅申報
納稅申報時,根據(jù)新政策,關注申報表和征管要求的調整。主要為以下兩個方面:
1.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調整填報項目
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yè)所得稅資產損失資料留存?zhèn)洳橛嘘P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5號)的規(guī)定,將資產損失相關資料改為由企業(yè)留存?zhèn)洳榈囊?guī)定,對表單行次進行了重新設計。
納稅人申報資產損失時,不再劃分為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而是按照資產損失的類別進行填報。行次設計主要參考《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fā)布〈企業(yè)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25號)中的資產損失類型,結合企業(yè)資產核算類型,劃分為現(xiàn)金及銀行存款損失、應收及預付賬款壞賬損失、存貨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類型。
2. 關注增加“分支機構留存?zhèn)洳榈馁Y產損失”行次
納稅人在《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第1至27行按資產類型填報留存?zhèn)洳榈馁Y產損失情況,跨地區(qū)經營匯總納稅企業(yè)在第1行至27行應填報總機構和全部分支機構的資產損失情況,并在第29行填報各分支機構留存?zhèn)洳榈馁Y產損失匯總情況。
損失確認依據(jù)
《企業(yè)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對各項損失如何確認都做了明晰的規(guī)定,包括應收及預付款項壞賬損失、存貨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無形資產損失、投資損失等損失都進行了條分縷析的規(guī)定。
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商業(yè)零售企業(yè)存貨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3號 )的規(guī)定:一是關于商業(yè)零售企業(yè)資產損失清單申報問題。商業(yè)零售企業(yè)存貨因零星失竊、報廢、廢棄、過期、破損、腐敗、鼠咬、顧客退換貨等正常因素造成的損失,為存貨正常損失。存貨正常損失可以采用清單申報的方式進行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同時,企業(yè)在進行清單申報時,還需要出具損失情況的分析報告。二是關于商業(yè)零售企業(yè)資產損失專項申報問題。商業(yè)零售企業(yè)存貨因風、火、雷、震等自然災害,倉儲、運輸失事,重大案件等多種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損失,為存貨非正常損失。
另外,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文件的有關規(guī)定,存貨非正常損失應當以專項形式進行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存貨單筆(單項)損失超過500萬元以上的,由于金額較大,因此,無論何種因素形成的,均應當以專項申報方式進行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
舉例分析
甲公司2019年發(fā)生如下業(yè)務:
1.購進的一臺設備達到使用年限正常報廢,該設備賬面原值10萬元,已提折舊8萬元,報廢時殘值收入1.13萬元(含銷項稅),清理費用5000元;
2. 2017年末應收乙公司賬款5萬元,已計提準備金1萬元,業(yè)務員小張賠償1萬元。2018年,乙公司破產,該賬款已確定無法收回。
解析:
1、設備正常報廢損失
(1)設備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20000
累計折舊 80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0
(2)殘值收入
借:銀行存款 113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000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00
(3)清理費用
借:固定資產清理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4)資產損失的賬載金額=20000-10000+5000=15000(元)。
借:營業(yè)外支出 ——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 15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5000
稅務處理如下:
(1)確定損失類別。該設備正常報廢屬于固定資產損失。
(2)稅收計算的設備報廢損失:資產損失計稅基礎20000元,資產處置收入5000元(10000-5000),賠償收入為0元。
資產損失的稅收金額=資產計稅基礎-賠償收入-資產處置收入=20000-5000-0=15000(元)。
納稅調整金額=資產損失的賬載金額-資產損失的稅收金額=15000-15000=0(元),稅會無差異。
2、應收乙公司賬款損失
乙公司破產,該賬款于2018年已確定無法收回,資產損失的賬載金額30000元(50000-10000-10000),會計處理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或信用減值損失) 30000
壞賬準備 10000
其他應收款——小張 10000
貸:應收賬款 50000
稅務處理如下:
(1)確定損失類別。應收乙公司賬款損失屬于應收及預付款項壞賬損失。
(2)稅收計算的設備報廢損失:資產損失計稅基礎50000元,資產處置收入0元,賠償收入10000元。
資產損失的稅收金額=資產計稅基礎-賠償收入-資產處置收入=50000-0-10000=40000(元)。
納稅調整金額=資產損失的賬載金額-資產損失的稅收金額=30000-40000=-10000(元),納稅調減10000元。
注意:1. 存貨盤盈或盤虧都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過渡,最后轉入“管理費用(一般經營損失)”或“營業(yè)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而固定資產盤虧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過渡,在轉入“營業(yè)外支出”科目,固定資產盤盈是通過“以前年度損溢調整”科目過渡,在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2. 會計處理,關注新金融資產準則下,壞賬準備的計提不再通過“資產減值損失” 科目,而是通過“信用減值損失”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