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和英語是眾多民族語言中極不相似的兩種,無論是表達方式還是字符結(jié)構(gòu),兩種語言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而每一種民族的語言都有著各自發(fā)展的歷史,體現(xiàn)著本民族的生活習(xí)慣、思維方式、地域風(fēng)情、宗教信仰、歷史變遷等。漢英兩種語言的巨大差異正印證了中西方文化上的迥然不同。本文選取漢英兩種語言眾多差異中的一個側(cè)面——顏色,通過總結(jié)兩種語言對顏色的表達方法和用詞的不同之處,甚至對同一顏色的理解和使用也大相徑庭,來淺析中西文化中色彩的象征意義,從而達到了解中英不同文化的目的,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順暢進行。正如李筱菊先生講的沒有對文化的熟知了解,就無法成功的進行跨文化交流。
首先,我們來準確了解一下什么是色彩。色彩是光的各種現(xiàn)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紫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qū)分在大小、形狀或結(jié)構(gòu)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xiàn)象。這是用西方話語下的定義,顯示了色彩在西方世界的科學(xué)性,客觀性和邏輯理性。正因如此,色彩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也偏于客觀直接。比如,紅色的象征意義。紅色是鮮血的顏色,如果鮮血流出,會耗干生命,所以紅色還象征著對生命的威脅和暴力沖突?!吧誓苡辛Φ谋磉_情感?!?美國學(xué)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論》中說:“紅色被認為是令人激動的,因為它能使我們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義?!蔽覈拇蠊诺涿坏摹都t樓夢》,在著名漢學(xué)家霍克斯筆下翻譯時,避免了使用紅色的翻譯,而是譯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即小說最初的名字《石頭記》。正式意識到了red可能使現(xiàn)代英語讀者聯(lián)想到“暴力”、“流血”。然而,在漢語世界里,顏色由于受到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往往被人們賦予了神秘色彩。比如,紅色在中國的文化中源于紅日,烈日如火,其色赤紅。而我們的祖先在祭祀活動中對太陽的崇拜,賦予了紅色喜慶吉祥的意義。在《淮南子?天文訓(xùn)》中更是寫到“日至而萬物生”,紅色的太陽帶來了勃勃生機,使人振奮。古時有“紅娘”,指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喜慶日子要對聯(lián)是紅的,福字是紅的,掛燈籠是紅的,男婚女嫁時貼的“喜”字是紅的,送出的錢還是“紅包”;熱熱鬧鬧也叫做“紅紅火火”,我黨最初的武裝部隊叫“紅軍”,革命進步的政權(quán)叫“紅色政權(quán)”;紅色還暗示著成功順利,如成功受歡迎的明星叫“紅極一時”的“當紅明星”,得到上司寵信的人叫“領(lǐng)導(dǎo)面前的紅人”,分到利潤的叫“分紅”等;此外,紅色還與美麗漂亮有關(guān),如 “紅妝”,“紅顏”等。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正如我們剛才所說,紅色(red)是具有貶義的色彩,是“火”與“血”的象征,它使人聯(lián)想到流血暴力死亡,如殘暴統(tǒng)治是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暴力復(fù)仇是red revenge,血戰(zhàn)是a red battle,就連電視劇里連環(huán)殺手的名字也會起成Red John;紅色在西方文化中也象征革命,但往往指有流血沖突的暴力革命,如激烈的政治運動是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左派激進活動是red activities,而沒有采用別的色彩詞;紅色同時象征著緊張,如空襲報警是red alert,緊張的冒險故事a red adventure story,預(yù)示危險的旗幟是a red flag;紅色還與情欲有著密切聯(lián)系,這在英文名著中體現(xiàn)尤為明顯,如The Scarlet Letter被譯為《紅字》,小說中女主人公犯有通奸罪;司湯達的著名小說《紅與黑》更是描述了主人公如何深陷欲望的溝壑難以自拔。
與紅色的熱鬧喜慶相比, 中國文化中的白色是一個基本禁忌詞。這可以追溯到五方說,西方為白虎,而白虎被視為兇神,所以白色自然被賦予了兇兆。另外,白色給人無血色、無生命的感覺,如“臉色煞白”。而與“白”有關(guān)的詞語更是體現(xiàn)出了白色的象征意義。如“白事”,指喪事,親人死后家屬要披麻戴孝,穿的是白色粗布衣裳,靈堂也是用白色布置,花圈是白色紙花扎成,出殯時要打白幡。白色象征著腐朽反動,如 “白色恐怖”;也象征失敗,如在戰(zhàn)爭中投降的一方總是舉著“白旗”;這與西方世界舉白旗的意義恰恰相反,西方文化中,白旗是謀求和平的意思。白色在中國文化里與愚蠢有關(guān),管蠢笨的人叫“白癡”,把費力不討好的事叫做 “白忙活”、“白費力”、“白干”等,最后,白色還指知識淺薄、沒有功名的人,如稱平民百姓為“白丁”、“白衣”等。
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不僅不是不吉利,更是高雅純潔的象征,因為白色是雪的顏色,牛奶的顏色,百合花的顏色。所以它不是西方的禁忌色,而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純真無邪,如純潔的心靈叫a white soul,新娘在婚禮時要穿白色婚紗;有教養(yǎng)的人稱作white man,正義騎士叫white knight,吉日叫white day,援手叫white hands, 腦力工作者叫白領(lǐng)white collar,就連美國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生活與工作的地方都叫白宮,The White House,這與中國紫禁城高高的紅色城墻相比,文化差異之大可見一斑。
再以黃色為例。在中國的五行學(xué)說中,黃色是土的象征。在漢語中有“黃袍加身”一說,指的是皇帝。中國封建朝代里,從宋朝以后,明黃色是皇帝專用的顏色。除了天子,普通百姓是不能穿黃色衣服的?!包S袍”、“黃榜”、“黃門”等,都無一不同尊貴與榮耀聯(lián)系在一起。黃色又是黃金的顏色,所以它具有財富的象征意義。而英語中黃色和妒忌、懦怯和敗壞有關(guān)聯(lián)。美俚語稱呼膽小鬼做yellow belly;恣意煽情的傳媒為yellow journalism。
從上述內(nèi)容我們不難看出中西方文化中色彩意義的不同。而在這些不同背后卻積淀著大量的文化信息,含有鮮明的民俗語義。盡管這當中有很多詞匯現(xiàn)在已成為歷史用語,但它們卻如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和西方民族的歷史,透視了特定社會時代的精神風(fēng)貌,從而烙下了鮮明的歷史文化印記??傊鐣幕瘜︻伾~詞義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各種顏色在不同民族中的聯(lián)想與使用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了解并掌握顏色詞在英漢語言中的文化背景、歷史地理背景以及傳統(tǒng)風(fēng)俗,對促進文化交流和英漢雙語翻譯研究都有一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