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注會英語測試的分析
一是注會英語測試效度不高、信度不強。注會英語測試未能有效考查注冊會計師的會計英語能力?,F(xiàn)行的注會英語測試在測試內(nèi)容、測試題材的選擇、會計英語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降低了注會英語測試本身的效度和信度,導致該測試未能真正檢測注冊會計師的會計英語能力,正如參加過該考試的考生所說“雖說是CPA的英語測試,可是考題和CPA并無多大關系,主要還是一些通用英語,難度低于六級的普通英語考試”。首先,測試內(nèi)容上,根據(jù)《2009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測試綱要》(以下簡稱為《測試綱要》),注會英語測試強調(diào)既要考察會計師的英語基本知識也要考察注冊會計師的會計專業(yè)知識,但是試題的設計在完形填空部分選擇了一篇“純”公共材料,占到10%的分值,使其趨同于性質不同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從而降低了注會英語考試的效度和信度;其次,測試題材的選擇上,《測試綱要》強調(diào):“題材熟悉、難度適中”,這勢必與注冊會計師的專業(yè)工作實際環(huán)境脫節(jié),違背了該測試的目的,從而降低注會計英語考試的效度和信度;再次,會計英語能力方面,《測試綱要》僅要求考查會計英語能力中的讀、寫、譯等能力而沒有考查會計英語能力中的聽、說等能力,勢必很大程度上導致注冊會計師英語口語能力較差。
二是注會英語測試反撥作用不夠積極。目前的注會英語測試因其“不計入注冊會計師考試總分”,“注冊會計師們是否參加注會英語測試是可選的,而且成績合格后僅作為參加高級人才培訓的參考”而使測試缺失社會價值,導致測試的被接受度不廣,未能激發(fā)考生、教學培訓機構、社會等測試相關人員去努力提高注冊會計師們的會計英語能力。首先,考生對怎樣提高自己的會計英語能力感到很迷茫,不知要做什么。正如參加過該考試的考生所說“英語測試,既沒有考綱、教材、范圍,又沒有以前年度的試卷做參考,所以復習準備起來沒有方向??记伴喿x一些英文報紙的財經(jīng)版并收集一些審計會計方面的專業(yè)詞匯,培養(yǎng)這方面的語感”。其次,教學培訓機構,尤其是各大高校缺乏“培養(yǎng)能夠在英語環(huán)境中從事注冊會計師業(yè)務的國際化人才”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計劃和方法。再次,
社會沒有形成“通過注會英語測試的注冊會計師”的氛圍,導致該考試缺失社會價值。因此,與當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tǒng)一專業(yè)考試相比,盡管參加注會英語測試的人數(shù)在小幅增加,但參加注會英語測試的人數(shù)偏少,合格率偏高。注會英語測試未能有效促進注冊會計師提高會計英語能力
二、注會英語測試的后效理論
語言測試后效理論以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理論研究為主。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是指語言測試對教學、學習及社會等產(chǎn)生的影響或反作用。國外,自1802年開始,有關反撥作用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到20世紀80年代得到迅速發(fā)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人們更加深入、更加系統(tǒng)地進行了語言測試反撥作用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國內(nèi),少數(shù)學者對我國高考英語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口語考試以及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后效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
Hughes在前期反撥效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參與者(Participants)——過程(Process)——結果(Product)”反撥效應模式,即“PPP”反撥效應模式,用于探討反撥效應的工作機理。模式中,參與者包括學生、教師、教學管理者以及教材設計者和出版者;過程指參與者采取的有助于學習的任何行動,如教材開發(fā)、大綱制訂、教學方法的變化、學習和應試策略的采用等等;結果指所學知識或技能和所學知識和技能的質量(如流利程度)。模式認為,一個測試的性質將首先影響參與者對其教學和學習任務的理解和態(tài)度,而這種理解和態(tài)度又反過來影響參與者完成任務的過程,從而影響學習結果。
作為語言測試社會效果質量標準的一個重要方面,反撥作用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注會英語測試產(chǎn)生負向反撥效應因素主要是由注會英語測試的內(nèi)部因素(注會英語測試自身的原因)和外部因素(注會英語測試的實施過程和社會對注會英語測試的期望值)構成。注會英語測試自身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注會英語測試內(nèi)容、注會英語測試的結果、注會英語測試手段和方式、考生自身等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指功利性驅使下的應試心理和人工評卷環(huán)節(jié)存在著不確定的因素。
三、注會英語測試的完善
從參加注會英語測試的人數(shù)、各教育培訓機構的培養(yǎng)計劃和方案、及通過注會英語測試的會計師們的實際英語會計交際能力等方面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注會英語測試的積極反撥作用正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削弱。因此,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完善。
一是把握注會英語測試的性質。注會英語測試是一種會計專業(yè)化的英語水平考試。首先,注會英語測試是一種英語水平考試。語言測試按語言測試的目的可以分為:水平測試、成績測試、能力傾向測試、分班測試和診斷測試等五種。注會英語測試既不同于為了讓教師掌握學生的語言水平而決定教材的難易、課時分配等問題對新生入學后進行的全面考查的分班測試,也不同于用來預示學生學習某種語言的潛力和天賦類似于智商測試的能力傾向測試,也不同于為了了解學生在某一階段學習上的長處與短處而給教師提供教學效果或質量方面的信息如課堂小測驗的診斷測試,還不同于檢查學生在某一課程中的學習進展情況的成績測試,而是一種英語水平測試,其基本目的是用來衡量考生語言能力的考試,類似國內(nèi)的高考英語考試、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國外的托福(TOEFL)、雅思(IELTS)考試等英語水平考試。其次,注會英語測試是一種專業(yè)化英語水
平考試。注會英語測試又不同于高考英語考試、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公共英語等級考試、國外的托福、雅思考試等一般英語水平考試,而是一種專業(yè)化英語水平考試,因為其目的是為培養(yǎng)和選拔能夠在英語環(huán)境中從事注冊會計師業(yè)務的國際化人才,突出考查注冊會計師在英語環(huán)境中工作的能力。注會英語測試專業(yè)化實指英語考試內(nèi)容會計專業(yè)化,應涉及到注冊會計師從業(yè)所需的各專業(yè)知識,既要包括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經(jīng)濟法、稅法等專業(yè)知識,還要涉及實務英語交際能力。注會英語測試應該是英語技能和會計技能的充分融合,是在會計環(huán)境中考查英語能力,在英語環(huán)境中考查會計技能,而不是將兩者分割開來。任何與注會英語測試這一性質相違背的行為,將是本末倒置。
二是緊扣注會英語測試的目的。測試的反撥作用是與測試的目的緊密相關的,所以發(fā)揮注會英語測試的積極反撥作用務必緊扣“為更好、更快、更廣泛地選拔、培養(yǎng)具有在國際環(huán)境下能運用英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進行溝通和處理會計業(yè)務能力的復合型會計師和國際化人才,為使我國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與國際普遍認可的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相趨同,將我國注冊會計師考試打造成中國注冊會計師走向國際的通行證”這一目的服務。注會英語測試理論上應是一種能力測試,不能出現(xiàn)考生可以取巧而獲得成功的。注會英語測試的題型、選材、內(nèi)容、方法、難度等都應以能考查考生的真才實學為基本要求,而不能降低和違背這一要求。
三是提高注會英語測試的信度和效度。注會英語測試應是一種科學的考試。首先,要保障注會英語測試的信度。語言測試的信度,作為評估注會英語測試質量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是指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即測試時對考生的會計專業(yè)英語水平提供可靠的度量。注會英語測試信度的高低主要說明的是測試結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試者真實的英語水平。理論上,如果一個測試具有較高信度,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對同一考生施考多少次,考生各次的測試成績應該是一致的。注會英語測試,作為一種專業(yè)化英語水平考試,應盡可能真實測試注冊會計師們的真實語言能力。為此,既要考查他們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也要考察他們的詞匯能力、語法能力、語音能力,還要考察他們的會計業(yè)務能力。其次,要提高注會英語測試的效度。測試的效度是指考試在多大程度上測出預期要測量的東西或者說考試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預期的測量任務,達到了預期測試的目標。效度分為五種:結構效度、內(nèi)容效度、同期效度、預測效度和表面效度。結構效度也稱觀念效度或理論基礎效度,是指注會英語測試是否以有效的英語語言觀和英語語言學習觀為理論根據(jù),觀念效度是會計英語語言測試的主要效度,是一切其他效度的基礎。內(nèi)容效度是指注會英語測試的內(nèi)容是否構成它要測試的內(nèi)容的有效抽樣。觀念效度和內(nèi)容效度屬注會英語語言測試的內(nèi)在效度。同期效度和預測效度屬外在效度,它們指測試結果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與一些外在標準相關,故又稱標準參照效度。注會英語測試是以英語語言觀和學習觀為理論依據(jù)的,具有較強的結構效度,但作為專業(yè)化英語水平測試因其沒有在內(nèi)容上考查所有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會計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而缺失內(nèi)容效度,并且缺失有效的參照效度標準,從而導致其整體效度不高。事實上。準參照效度的衡量最好是以當前國際上公認的同類考試為參照標準,如英國的ACA專業(yè)資格考試??梢宰尗@得ACA專業(yè)資格的我國注冊會計師參加注會英語測試,對兩種成績進行對比分析,來提高我國注會英語測試的效度。
四是提高注會英語測試的社會價值。測試的社會價值大小,直接決定該測試被社會的接受程度。雖然測試的社會權重越大,考試的風險越高,但注會英語測試作為一種專業(yè)花水平考試,其目的是檢測考生的真實能力,起到選拔人才的作用。當前注會英語測試要求規(guī)定:注會英語測試成績合格的人員將發(fā)給合格證書,記入會員檔案,并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組織高級人才培訓時參考。規(guī)定表明注冊會計師們是否參加注會英語測試是可選的,而且成績合格后僅作為參加高級人才培訓的參考,這使注會英語測試因社會價值底而缺乏吸引力和動力。在科學的注會英語測試的前提下,既然其考查的是注冊師的能力,那么就可“按能計酬”,適當體現(xiàn)測試成功者的價值。建議可將我國注冊會計師按是否獲得注會英語測試合格證進行分級,給予獲得注會英語測試合格證書的注冊會計師更高的級別、待遇和榮譽。
五是促進會計的教學改革。注會英語測試應該積極反作用于從事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教育機構。作為培養(yǎng)會計專業(yè)人才的教育機構,尤其是高校,應該修改和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定位培養(yǎng)人才的最高目標為“既熟悉會計業(yè)務有能準確用英語交際表達的國際化綜合人才”,改革教學方法,科學編寫或選用能促進提高學習者綜合能力的會計英語教材。做好學習者的心理輔導,及時解決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心理障礙。應該讓學習者認識到注會英語測試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能力水平測試,要想考出好成績,除平時認真勤奮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外,無捷徑可走,走出“應試”的誤區(qū)。